如何提高蛙泳速度?学会这一招就够了

蛙泳的推动力是常见四种泳姿中最强劲的,但蛙泳又是游进速度最慢的泳姿,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身形阻力巨大,抵消了推动力的优势;二是推动力无法持续,中间有让人无解的停顿。
从蛙泳的游进过程看,是“推——漂”,从蛙泳游进动力的角度看,是“蹬夹腿推力——无”,只有蹬夹腿才能提供推力,而在两次蹬夹腿之间的停顿会让推进力趋近于无,全靠滑行了。那么怎么才能提高蛙泳游进的速度呢?
1、蹬夹腿动作要追求完美,提高推动力
蛙腿是蛙泳游进动力的唯一来源,占比达到9成9,蛙腿技术有三部分,蹬—夹—收。
蹬的时候应尽量让脚底充分对水,对水时脚底宁可朝下,也不要朝上。因为朝下蹬是越蹬越深,越蹬越瓷实,朝上蹬是越蹬越浅,越蹬越虚,甚至还会蹬出水面,产生蹬空的问题。
夹的时候应是与蹬同时开始,同时完成的,夹是指力量内收,大腿用力向内夹,小腿则向外蹬,最后双腿并齐,脚掌平行于水面。
收的时候是主要是减少正面对水面积,收大腿时不能超过肚皮,收小腿时不能超过大腿,即从正前方看,只能看到肚皮,看不到肚皮之后的大腿,看不到大腿之后的小腿。同时,收腿时机非常重要,在夹肘的同时悄然收腿。
2、宽蛙腿与窄蛙腿
蛙泳有平蛙与波腿之分,大多数泳者游的蛙泳是平蛙,平蛙采用宽蹬腿技术。波蛙的蛙腿采用窄蹬腿技术,主要是为了挺腰动作。
顾名思义,宽蹬腿与窄蹬腿的区别主要是以蛙腿蹬夹时膝盖之间的距离来区分的。但是,无论是宽蛙腿还是窄蛙腿,膝盖之间的宽度都不能超过肩宽。另外,蛙腿蹬夹时会有一个绕膝盖旋转的动作,因此,窄蹬腿对膝盖关节和脚踝的柔韧性要求更高,容易损失膝盖,不建议普通泳者采用。
3、让身体成为箭头
在蛙腿提供推动力之后,身体往前一直是处于滑行姿态,拉长身形是充分发挥推动力的唯一方式。很多泳者手臂前伸后,两条手臂是平行前伸,没有将手臂尽量拉长,头部位置较高,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水阻。
正确的做法是:两条手臂前伸的同时,手臂交叠,两条手臂形成一个三角,并将头部隐藏于手臂之下,会大大降低水阻,蹬夹水的推进力损耗速度会大大降低,身体会像一个箭头一样快速游进。
总之,蛙泳的速度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蛙泳提供的“推力”,一个就是推力消失后的身体流线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