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拥有良好的流线型,身体姿态在水中应尽量拉长
站在泳者的角度看,游泳运动是泳者提升自我运动技能的过程;站在身体的角度看,游泳是水与身体相互感知力量的过程。水对身体有浮力和阻力,身体对水却只有重力,作为被水包裹的身体,与水的互动的重点不在力量,而在于身体姿态。
一片木板,平放在水上可以漂着,竖着放入水中会很快下沉,除非它改变对水姿态,否则,别想漂在水面上。同理,良好的身体姿态可以最大化浮力,最小化阻力,简单来说,身体姿态在水中应尽量拉长,变窄,刚直,就和船体一样。
1、从头到脚都要平直
拉长身体看似简单,一旦进入水中却又显得不那么容易。首先,在陆地上两腿并拢站直,目视正前方,双臂朝上伸直并且手掌交叠,做好这个姿态后,从侧面看着自己是否身体笔直,有没有过分挺胸?有没有屁股塌着?有没有塌腰?有没有脑袋被夹在双臂之间?有没有下巴过分扬起?
接着,平趴在水中,两条双臂前伸,双掌交叠,目光直视池底,两条腿平直并拢,让别人帮助检查自己的身体姿态,是否做到了到从头到脚笔直,从手指到脚趾都平直对水?
事实上,很少有人一下子做到良好的平直,因此 ,这样的身体姿态有必要每次下水游泳都做一下练习,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其他的游泳动作练习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身体上浮的路线并不是爬坡
尝试做这样的练习,在保持身体平直姿态的前提下,让身体从深水处上浮,良好的上浮过程是身体整体上浮,而身体姿态不够平直时,身体上浮往往是头部先上浮,上半身上浮,与此同时,必然是下半身更快地下沉。
这个道理很简单,却容易被忽视,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很多泳者在出发或是转身之后,当身体从深水到浅水游进时,身体姿态是上半身高,下半身低,呈现出爬坡路线,这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这个潜泳阶段采用蝶泳腿,如果注意维持身体平直,蝶泳腿的效果发挥好一些,反之,如果急于让身体浮到水面上,蝶泳腿的效果会差不少。对于竞技游泳运动员来说,出发或转身之后能否尽快让身体平直是一个关键的技术表现。这个问题对于专业游泳选手来说是转身蝶腿之后何时打自由泳腿的问题。
3、身体拉长而不散乱的关键是核心力量
无论是身体平趴在水中,还是身体躺在水中,拉长身形的同时要保持核心部位的紧致,这样身体才不会散乱。对大多数来说,平趴时核心部分更容易保持紧致,所以,如果要体会核心收紧的感觉,采用仰泳的方式拉长身形可能更容易些。
需要注意的是,在水中仰面朝上潜泳时,鼻子要一直缓缓的呼气,以避免被水呛到。不过,身体上浮的过程仍然要做到整体上浮,而不是上半身领先上浮。很重要的一点,当核心部位收紧时,身体重心会前移,有利于腿部上浮,当体会到臀部容易上浮的感觉时,“下坡游”的感觉会自然地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