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游泳速度,要不断提高髋部运用能力
随着游泳距离的增加,游泳动作日趋熟练,游泳速度的提高变得越来越困难,或者说,游泳动作细节的改进对于游泳速度提升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此时,提升游泳技术就不能单单从具体的动作着手了,而要放眼于游进时的整个身体姿态,自拍游泳视频,从动作节奏流畅度上下功夫,查找到可能影响动作流畅度的身体姿态、动作细节和换气习惯。
在查找的过程中,一个认识在脑海中愈发清晰,那就是髋部的运用。初学游泳时,打腿时会自然带动髋部摆动;对核心力量有了一定认识后,核心收紧后再打腿,髋部的摆动消失,转变为髂部的转动,成为身体侧转的重要部分;打腿熟练以后,髋部则替代了腿部成为主角,不再是打腿带动髋转,而是由髋部转动带动打腿。这是一个不断提高髋部运用能力的过程。本文分享这方面的经验心得。
1、髋之于腿相当于肩之于手臂
髋关节显然没有肩关节灵活。有一定游泳体验的泳者知道,单纯的手臂划水力量再强,走水效果并不太好,只有通过建立手臂与肩关节的联动,调动起来肩背部大肌肉群的力量,手臂划水才不会容易累,推水明显变得轻松而高效,走水效果立马得到改善。同样的,单纯通过小腿发力打水、大腿发力鞭腿,走水效果都有限,一旦意识到髋部与腿部可以联动,调动起来臀大肌的力量,打腿水平才能有突飞猛进般的成长。
2、推水动作要越来越接近于髋部
不知道是不是受宽轨移臂动作的影响,不少泳者的水下动作很容易受到水上动作的影响,水上的宽转移臂的泳者在水下推水时,手臂往往倾向于宽轨推水,这是个明显的错误动作,可是被不少泳者忽略了。诚然,手臂推水时身体会同步侧转,但这不是手臂推水离身体较远的理由,这个宽轨推水的动作错误还会造成对加速推水的体验错觉,手臂宽轨推水时,失去了手臂与身体围挡水的效果,自然地,推水的阻力要小很多,推水动作会感觉越来越轻松,给泳者造成加速推水很轻松不费力的感觉。事实上,推水动作从手臂垂直指向池底开始,身体侧转启动,手臂推水路线是沿着身体侧转前的身体正下方向后进行的,因为身体侧转恰好让出了这片空间,就是留给推水用的。然而,不少泳者的推水路线是沿着身体平趴时的侧边向后推进的,身体侧转腾挪出的空间始终处于空白状态,推水时手臂始终与身体保持着的一段距离,这正是推水效果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
3、髋部位置的稳定是游泳速度进一步提高的基础
无论是哪一种泳姿,髋部位置的稳定是游泳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蛙泳游进若能始终保持髋部位置稳定,就能保持蛙腿力量与蛙手动作的最好结合,大大降低蛙泳在水阻方面的无谓体能消耗。自由泳游进时若能始终保持髋部稳定,就能维持臀部处于较高位置,更接近于水面,游起来就很轻松,而且更利于臀部发力带动鞭腿,取得更好的走水效果。
不过不能教条地理解稳定的含义。稳定不是不动,而是要维持力量积聚,不要散乱。在短距离冲刺时,髋部要稳,只有稳才能为肩关节的快速抡臂提供稳定性,就像倒三轮的车子,后轮的稳定才能保证前面的两只轮子运转如飞;在长距离游泳时,髋部的主动转动,充分调动臀部肌肉力量,可以大大减轻手臂划水的负担,产生更好地整体游进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