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手部和推不动饿过程,蛙泳手臂动作的推进力
从蛙手与蛙腿的推进力来看,蛙泳的游进过程是一上半身前进一小步,下半身前进一大步。蛙腿的推进力当然是最主要的,不过蛙手的推进力也不容忽视。特别的,蛙手在提供推进力的同时,更重要的作用是拉长了身形,为蛙腿的充分发挥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先来回顾一下蛙腿和蛙手的运动过程。蛙腿的过程是:收大腿,收小腿,翻脚,蹬夹腿,脚打平漂。蛙手的过程是:外划,抱水,内划,夹肘,前伸。
1、蛙泳的推进力与阻力
蛙泳推进力的阶段是蹬夹腿。蛙手推进力的阶段是内划。
蛙腿收腿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收腿要慢,隐藏在臀部后悄然收腿;二是收腿幅度不用太多,大腿根与腹部平齐就可以了。蛙腿收腿主要是收小腿,而不是收大腿。或者说,收大腿重在收劲,收小腿重在收形。在蹬夹腿时大腿用力,小腿越是放松,则蹬夹水效果越好。
2、蛙手的动作与腰腹力量的配合
蛙泳时,上半身会随着蛙手的动作而浮出水面,但如果仅凭蛙手的力量浮出水面较为困难,即使浮出水面,也很难有余力快速前伸。因此,上半身出水应当是蛙手与腰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发力的过程类似于身体平趴在地上,用双手和腰腹力量撑起上半身的感觉。
腰腹力量的来源主要是核心力量。核心力量对于蛙泳的游进也很重要,当上半身出水后,手臂前伸后,蛙腿迅速蹬夹水,身形会拉长,此时只有核心力量才能维持身体平直,提升滑行效果。
蛙泳和蝶泳一样,都属于比较消耗体能的泳姿,但是蛙泳可以在滑行阶段放松休息,这也正是许多泳者偏爱蛙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如果是游暴蛙可能很容易疲劳,这时应当调整蛙手动作。
3、蛙手的推进力与前伸动作
蛙手外划与换水都不应用力,主要在于手臂姿态,这点与自由泳抱水动作要领的原理一样,姿态做到位是首要的。
蛙手向外划水至与肩同宽时,应当高肘向后拉水,同时用力向后向上内划,两条手臂夹肘,同时双掌合十前伸。注意,夹肘动作是大臂用力,而不是小臂用力。小臂相夹,水会从怀里流失掉,只有大臂相夹才能产生良好的夹肘抱水效果。
夹肘抱水动作可以将胸前的水抱到更远处,胸前的产生短暂的“空虚”,此时正是上半身前扑的最佳时机。
在双掌合十后手臂前伸时,不能用力向正前伸出,也不能用力向下伸出,快速的向前或向下前伸容易产生较大水阻。更合适的前伸动作是:手臂夹肘后手掌合十向斜上方快速伸出,待手臂将要伸直而未完全伸直时,手掌向前向下方前伸。整个前伸动作路线是个先上后下的波形过程。